查看原文
其他

【五年创辉煌 奋起新征程】马山县:打赢脱贫攻坚战 奔向全面小康路




时间来到2020年初冬,马山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5年来,大石山区捷报频传,脱贫攻坚结出的硕果令人振奋。

今年5月,马山县退出贫困县序列。今年11月,马山县仅剩的龙开村、忠党村也脱贫摘帽,全县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马山县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许下的庄严承诺。

牢记嘱托,拼搏竞进。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马山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以背水一战的决心,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举全县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全县上下众志成城,勠力攻坚,以非凡的意志和毅力,打赢了脱贫攻坚硬仗,镌刻了一幅幅决战决胜贫困、迈向小康的时代画卷。


攻坚印初心 履职尽责勇担当每个周末,古零镇羊山村三甲屯、乔老村小都百屯、古零社区弄拉屯里,一拨拨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这里品尝农家饭、畅游田园景、体验摘果趣。从过去贫瘠的石山,到如今的“金山银山”,古零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村民也吃上了旅游饭,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332元。

“只要有信心,石山能成金。”

马山县委、县政府勇于探索,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一鼓作气、尽锐出战,持续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级书记抓扶贫,层层立下军令状。

马山县建立健全脱贫攻坚组织架构和三级书记抓扶贫工作机制,安排全县处级领导干部覆盖式挂点联系乡镇、村,率先在全区成立县扶贫信息管理中心、乡镇扶贫工作站,建立县、乡、村三级扶贫信息队伍,落实“结村联户、精准扶贫”工作要求,确保每一个贫困户都有一名以上干部职工联系帮扶。区、市、县派出的第一书记和扶贫专干、工作队员全部覆盖152个行政村,形成了“县有扶贫信息管理中心、乡有扶贫工作站、村有驻(包)村工作队、屯有‘一组两会’、户有帮扶干部”的五级联动工作格局,汇聚扶贫攻坚的强大力量。

采取过硬措施,集中力量攻关。

抓好贫困人口识别和动态调整,马山县严格运用“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方法,确保识别对象信息的精准,持续强化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加强对扶贫信息数据的比对、核查、清洗,提高信息数据质量,针对防贫监测对象分别在医疗、教育、住房、就业、产业、低保、人身意外等七个方面给予重点帮扶,确保其实现稳定增收。

突出选好培训对象、培训机构和培训形式,做好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落实压实责任到位、政策宣讲到位、约谈震慑到位、分类处置到位,扶贫小额信贷回收工作成效显著。强化落实组织保障有力、业务培训快速、责任层层压实,项目库系统完善工作率先高效完成。建立脱贫攻坚项目库,实施农村基础设施项目2100多个,解决贫困地区群众行路难、出行安全、饮水困难等问题。全面落实扶贫培训补助政策,扎实开展雨露计划扶贫培训、普通高校本科新生扶贫助学补助,减轻贫困学生家庭负担及帮助“两后生”实现技能型就业。

攻坚号子吹起来,党员干部冲在前。

马山县选派419名各级扶贫工作队员(含第一书记)下沉一线,并派出8439名干部结对帮扶所有贫困户。在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的战场上,一批又一批好党员、好干部走在前作表率。

通过一项项扎实有力的具体举措,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全县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共同谋发展,一心战贫困,一步步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决战即冲刺 靶向施策抓落实“十三五”时期,是马山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阶段。

开局就是决战,上阵就要冲刺。

摆脱绝对贫困的标志,是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马山县靶向发力,一场聚力攻坚脱贫突出问题的集中歼灭战打响了。

地处石漠化山区核心区的古寨瑶族乡本立村古朗屯,由于耕地面积少,资源缺乏,曾被称为“石头缝里的贫困村屯”。要突破这一瓶颈!古朗屯因地制宜大力种植金银花,成立了古朗屯瑶乡金银花专业合作社。全屯41户农户在房前屋后、山边地角种上了金银花,合作社连片种植金银花面积达1500多亩。

为了推动金银花产业优化升级,古寨瑶族乡党委、政府积极筹措扶持资金,兴建金银花脱水加工厂,向屯里22户贫困户发放51万元小额信用贷款,使古朗屯驶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如今,通过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古朗屯建成了花苗培植、成花采摘、金银花加工、展销等一条龙产业链,仅2019年,合作社就年产干花7500公斤、收入150多万元,销售金银花苗100多万株、收入40万元,金银花产业单项收入达200万元以上。

以产业扶贫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靠就业扶贫为群众带来真金白银。创建扶贫车间85个,带动就业5700多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300多人;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马山县有贫困劳动力8.4万人,就业创业5.62万人。通过建设创富田园、扶贫车间,开发乡村保洁员、护林员公益性岗位,农贸市场和商铺公开招租等方式,确保98.64%的搬迁户每户至少一人实现稳定就业。

华星柑橘产业示范区绿意盎然,唱响脱贫致富歌

义务教育保障方面,5年来累计投入资金45874.6万元,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发放各类补助资金8730.575万元,惠及各类学生166564人次。2016年提前4年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教育资源不断优化和提升,全县无因贫辍学学生,义务教育巩固率104.01%,高考质量位居广西贫困县前列。

马山县电白小学托起了易地扶贫搬迁户孩子的希望

医疗保障方面,围绕“病有所医”,全县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率100%,并组建115支家庭医生签约团队673人实地走访开展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动态管理信息调查工作,全县大病救治率98.14%;县乡公立医院全部实现“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医生应签尽签率100%。每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均配备至少一名合格的村医,为群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住房保障方面,“十三五”期间,全县共投入各级财政资金1.77亿元用于农村危房改造,完成危房改造5558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313户,受益人口10308人,全县农村农户住房安全达标率100%。

扎实推进饮水安全大会战。累计投入2.75亿元,建设人饮项目932个,解决农村23万多名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在东部大石山区全面实施找水打井项目,成功打井35口,受益5141人,有效解决东部深度贫困村季节性缺水难题。目前,全县农户已100%解决安全饮水问题。


举全县之力 鏖战深贫拔穷根在马山县地形图上,东部地区有土地资源贫瘠、水资源匮乏的地方,为“九分石头一分土”的喀斯特地貌深山区,这里分布着马山县的14个深度贫困村。

“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完成的任务,全党同志务必共同努力。”

马山县向深度贫困村发起总攻,充分利用后盾单位帮扶企业资金,在艰难困苦中建成了一个个特色产业,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找水打井,打通饮水“最后一公里”。

马山县14个深度贫困村无一条地表河,村民饮水全靠地头水柜,“彻底解决群众安全饮水难题”是马山县对深贫村许下的承诺。经过一支又一支地质队的努力,广西第四地质队克服一系列恶劣条件,踏勘足迹遍布14个深度贫困村504个自然屯,历时5个月,勘测出81处水源点,采用“水钻+气钻”相结合的方式,啃下了找水打井最为关键的“硬骨头”,成功打出35口井,惠及5141人。

图为龙万片区的水井保障了全村人畜饮水安全

解决了勘探问题,在马山县的统筹推进下,汩汩清水流入了龙岗村、民治村、古棠村、龙印村等14个深度贫困村农户家,为脱贫攻坚引来了“源头活水”。

发展产业,量身定制找准突破口。

在古棠村金属抛光扶贫车间工作的村民领到工资

马山县为深度贫困村量身定制扶贫产业,在发展种养产业上提出“3+”模式,用足用好南宁市帮扶马山政策,积极协调市直国有企业、央企、民企资金建设养殖房,建立基地,筑巢引凤,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入驻指导养殖产业、保价销售,拓宽市场销路。

龙印村的“龙印山鸡”通过消费扶贫“飞”上了市民餐桌;龙开村建设了小蚕共育基地,闯出脱贫新路;龙岗村实施贷牛还牛项目,增强脱贫信心。如今土鸡、肉牛、桑蚕等扶贫产业在深贫村里“生牢根”“开出花”。

为激发贫困群众的脱贫干劲,马山县开展扶贫宣传交流入户、扶贫文艺活动下乡、节庆体育活动进村、文化宣传长廊“驻点”、脱贫攻坚教育“延线”、后盾单位帮扶“扩面”等感恩教育,助推贫困群众改变落后思想,激发内生动力,增强致富本领。

加方乡龙岗村创建的全国首个集“扶贫车间、扶志超市、扶智课堂”于一体的“三扶”综合中心,通过务工就业、积分奖励、技能培训多方位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在古寨瑶族乡古棠村迅速铺开的“流动夜校”,用普通话、土话讲解以奖代补、易地扶贫搬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等党的扶贫政策,让贫困群众的心暖了起来。

汇聚合力,唱响脱贫攻坚协奏曲。

让各类资源更多地向深度贫困村倾斜,马山县积极利用好自治区和南宁市出台的有力政策,扎实推进粤桂扶贫协作、央企结对帮扶、“千企帮千村”行动,14个深度贫困村实现了厅级领导挂点联系和市属国企帮扶全覆盖,构建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蓄力谋振兴 固本培元翻新篇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

“十三五”期间,马山县不仅在拔穷根上下功夫,更在谋长远上再发力,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早上10时,脱贫户杨讯手机里的群消息响个不停,询价看货的、催赶发货的,买家来了信息,身为电商客服的杨讯可不敢怠慢。另一旁,工作人员正忙着将黑豆、玉米、土鸡蛋、红薯等农产品打包,等待物流车的到来。

告别了以往到广东打工,在家门口做电商平台客服,这是杨讯今年的新工作。她告诉记者,今年3月,她和家人搬到了合诚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虽然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可后续的就业问题却成了最担忧的事。

“恰逢今年遇上疫情,出去打工这条路行不通了,能在家门口务工最好不过了。”杨讯告诉记者,在了解到自己的就业意愿后,社区工作人员上门送来了招聘信息,于是,经过培训之后,她成了马山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农产品交易中心一期(县级仓储物流中心)的一名电商客服人员。

杨讯所说的农产品交易中心,是马山县大力支持和推进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民生工程。像杨讯这样在家门口工作的还有12名脱贫户,每个月中心还会聘请200多人次脱贫户进行临时装卸、分拣作业,以增加他们的收入。

“马山乐村淘为推动农产品上行,在所有贫困村设置服务站点,由工作人员负责到村采购,帮助农户将农产品运送至交易中心,经过分拣和初加工后,一方面经过第三方物流快递企业发往县外,另一方面经过线上乐村淘易购商城和线下营销部进行推广和销售。”据运营方马山县乐村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站点运营经理梁凯平说,目前农产品上行服务带动了5140户农户创收增收,助力农户、合作社等创收100余万元。

在乐村淘,工作人员正将农产品打包发货

电商+农特产品,正是马山县打好乡村振兴牌的一种新尝试。在马山县电子商务产业园,整整齐齐的货架上摆满丰富多样的农特产品。极具马山特色的黑山羊、旱藕粉、黑豆等土特产包装精美,通过扫描外包装上的二维码便可在互联网下单,销往全国各地。

目前,马山县在全县开展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90%的农村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配送体系。2018年,马山县获评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一个个脱贫新举措,折射出的是时代大进程,蕴藏着马山县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定信念。

通过承办中国—东盟山地马拉松赛、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中国—东盟山地户外体育旅游大会和全国青少年攀岩锦标赛等重大体育赛事活动,推进建设中国首个攀岩特色体育小镇,探索形成了“体育+文旅+扶贫+县域发展”的扶贫新品牌,带动全县贫困人口脱贫率达17%以上,赛事沿线贫困村率先实现整村脱贫。

粤桂协作谱新篇。粤桂两地领导深入交流,各级干部多次互访,共商扶贫大计,5年来投入广东省、电白区等各项帮扶资金近1.6亿元,先后实施教育、医疗、农村危房改造、产业、就业扶贫车间等26个项目,受益群众8万多人,其中贫困人口6万多人;用好招商推介政策,先后成功引进多家企业到马山投资建设,为马山县脱贫攻坚夯实基础。经马山、电白两地政府合作推进,合作、板伏易地扶贫搬迁点获打造成为粤桂“手携手·圆梦想”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工程示范项目。马山电白小学在一年内建成使用,托起了易地扶贫搬迁户孩子的希望。

创新发展有成效。率先创新采用“飞地”模式,贫困村产业发展资金异地注入建设“扶贫加油站”,参与利润分成,实现“扶贫加油站”为扶贫“加油”。



来源:南宁日报

编辑:竹  溪

审核:韦绍群

监制: 王宏璇

马山县融媒体中心出品

版权声明:凡本公众号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联系微信号:HC_zhuxi


往期精彩回顾


*重磅!马山”农体旅融合带动山区百姓脱贫增收“案例入选2020年度“中国民生示范工程” 获奖名单!

*扶贫公益晚会暖人心  近3000万元爱心捐款感动马山

*2020中国攀岩自然岩壁精英挑战赛(广西马山站)完美收官  马山选手再创佳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